清穿之熊孩子(六十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或许是忠公公找来的材料质量比较好, 这一次在庄园内修的那条水泥路的质量,出乎意料的好。

    庄园里的人围着那条路,睁大了眼睛叽叽喳喳地惊叫着、感叹着,就没有一个人敢走上去, 生怕把这条看着特别金贵的路给踩坏了。

    连素怜和凌梅都好奇地拉着清霜出来了。

    要不要这么怂兮兮的?

    明华直接拉着素怜的胳膊,将她往上一提,素怜就在一脸懵逼中站上了水泥路。一开始, 她还没有反应过来,等她回过神来的时候,她立马闭上了眼睛:“我我我……我把路踩坏了吗?”

    明华忍不住笑出声:“哪里有那么容易?你倒是睁开眼睛走上两步啊。”

    素怜闭着眼睛, 死活不肯再动一下。

    明华无法,只好自己在水泥路上走了几步,展示给他们看道:“瞧瞧, 这不是没事儿吗?”

    众人再次发出惊呼声, 然后好奇地在水泥路上走来走去。

    在庄园里实验了一段水泥路之后,明华手里还剩下不少水泥。她估摸了庄园到官道的路程之后, 果断决定用剩下的水泥来修这一段路。这么一来, 交通便利了, 她的工业园区的建造就能加快速度了。

    在古代,造桥修路是一件非常困难且耗费财力的事情,所以明华一说要修那条路,附近的好些庄园都表示了支持,还遣人来问需不需要人手。

    目前明华手里的人手尚且够用,且之前实验的时候, 就是手把手教这些人如何用水泥铺路,这会儿正好用的上,于是她就回绝了那些人的好意。

    因着修路有额外的工钱拿,所以庄园里的人都很卖力。老汉和他的三个儿子,也加入了修路的队伍。

    短短几天时间,那条路就被修好了。

    明华的运气,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在水泥路已经被晒干,佃户们在撤掉路障的时候,李光地正好回到京城,经过了这个路口。

    一见到这条路,他就惊了一下,从马上跳了下来,蹲在路边研究。踩一踩,这路硬实地很;拿水泼,这路也不会被冲散,因着路面平整,也不会有水坑;叫仆人牵着马车在路上走了一圈,发现坐在马车里的震感减轻了,轮胎的转动速度变快了,车子行驶时,似乎越发轻便了。

    修一条这样的路,应该是废了大价钱了吧?还有这材料,是哪里来的?这样好的路,就应该用在官道上啊!用在这种地方太浪费了!

    李光地一个眼神,他的贴身小厮就机灵地去找边上的人打探了。

    明华也没嘱咐说,这事儿不能往外传,再加上修路时,好些路人都看在眼里了,所以小厮一打听,就把这事儿完完整整打听出来了。

    “说是明华格格主动修的,用的是新的材料,他们都没有见过,格格的庄园里也有这么一条路,车子运货走那条路,十分方便。”

    李光地回到自己的院子后,就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奏折,一是夸赞这条路如何如何完美,二是夸赞明华格格如何心怀百姓,如何无私,第三,他笔头一转就转到了自己的目的,京城的路该修一修了,准格尔那边还很不老实,要是有这么一条路通往蒙古等地,粮草运输就会方便很多,所以皇上,您什么时候和明华格格沟通一下,问她要点水泥,把一些要紧的官道修一修?

    康熙看了,就觉得十分感兴趣。李光地这人,要说的好听就是聪明,说的不好听就是滑头,能叫他这么夸地天上有地上无的,那肯定是极好的东西。再加上夸的人是明华,他六儿的未来儿媳妇,他当女儿养着的姑娘,他就更加高兴了。

    兴致一来,他大手一挥,叫先生们给无逸斋放了一天假,带着从大阿哥到十阿哥,从二公主到四公主,微服出宫去玩去了。

    等他看到那跟水面一样光滑,像石头一样一整块儿没有任何拼接痕迹的地面后,他才明白,李光地这厮还是太谨慎了,这要是换了一个人,肯定吹地比他还要过分!

    大阿哥和太子难得没有互相内涵对方。大阿哥蹲在地面上那手触摸,太子就从路边找了根树枝,用力往戳。地面上除了多了一个白点子,什么变化都没有。倒是那根树枝,因为太子太过用力,被折成了两段。

    三阿哥惊诧:“这是什么材料?”说完了,他又转头去叫六阿哥,问道:“小六,这是你媳妇倒腾出来的,你应该知道吧?”

    六阿哥正和四阿哥凑着头说话呢,听到三阿哥的话,他索性和四阿哥一起走到人群中,道:“这几日我一直在宫里,也不知道小明华在忙些什么,三哥若是有兴趣,不妨直接去问小明华。”

    康熙闻言,就直接定下了下面的行程,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往农庄而去:“那咱们就去庄子,明华这些日子忙忙碌碌的,我也是好久没有见到她了。”

    到了农庄门口,远远地就瞧见庄子里那条平整又光滑的路,瞧着就像是玉带一样。

    四阿哥已经叫人进去通报了,所以他们在门口站了没一会儿,明华就急匆匆地出来,将他们迎了进去:“汗阿玛,您今儿怎么有兴致出宫了?”

    康熙走在前头,道:“听说你这里有好东西,朕带着你的兄弟姐妹们来你这里寻宝。”

    九阿哥和十阿哥是第一次出宫,得到康熙的许可后,就撒丫子玩开了。八阿哥素来是和九阿哥十阿哥一块儿的,这回儿就算他对水泥路十分感兴趣,也只能跟着两个弟弟离开。

    康熙在水泥路上参观了一回,心里头的想法多的数不清。回到屋子里之后,康熙就道:“小明华,你瞧,这京城里的路都还是黄泥路呢。这京城可是大清的脸面,你能不能把京城的路也规整规整?”

    没道理这么个庄子里体体面面的,京城里却是漫天灰尘的吧?他皇帝的脸面还要不要啦?

    路政工程啊……行啊,没问题,我不仅能帮你把地给浇好了,我还能帮你把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给弄出来,对了隔离带也可以。

    但这事儿可不能白做。

    明华摆出了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道:“汗阿玛,这事儿我保证给你办的妥妥的,但是这该收的钱,咱可一文都不能少。”

    康熙一脸惊奇,给皇帝办事儿,这要换了别人,早就磕着头谢恩,高呼万岁了,这小丫头倒是和他做起了生意?

    他问道:“那你说,你要多少钱?可不许狮子大开口啊。”

    关于这水泥的生意,明华早就盘算过很多回了。发展农庄,建设工业区,就是个纯砸钱的买卖。钱这东西,她和六阿哥还是有的,但一直这么如流水般花出去,怕也坚持不了多少时间。而这水泥,就是能钱生钱的聚宝盆。她已经在一个山头边上买下了一块地方,在那里专门生产水泥。这生产出来的水泥,一半自己用,一半用来售卖。

    除此之外,她还可以拉起几支工程队,去各地包工程,拉着工程队去干活,做一回包工头。

    这么一来,这水泥赚的钱,就能填补建造工业区花出去的钱,两全其美。

    康熙听着她的报价,一袋水泥三斤,才一两银子,一条一千米长的街道,包括设计并建造人行道、自称车道、隔离带的承包价格是两百两银子,隔离带的绿化树木另外算钱,总的加起来,这么一条街道不会超过两百五十两银子,这倒也不贵。这样的事情要是交给工部去办,没有七八百两银子做不下来。

    他当场就拍板,道:“那行,你先把紫禁城门口到正阳门的那条路修一修,朕要先看看效果。”

    明华聪明的很,立时便道:“这没有问题,只不过紫禁城前面的广场比一般街道可宽阔多了,这得另外算钱。”

    康熙应了下来,口头上和她约好了各项事宜。

    等他呼啦啦地带着一群儿子和女儿离开后,户部的人又急匆匆地赶了过来,和明华签订了合约,付了五十两银子的定金。

    明华看着这五十两银子,心里的滋味挺复杂的。

    想当初她在红楼世界,第一次卖花赚钱,那也是赚了上千两银子的,这一回赚钱,这第一笔银子居然才五十两。

    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收了银子之后,她就开始在佃户里挑选工程队的人手。这工程队的活比较重,最好由健壮的男人来做,所以她把年龄定在十六岁至四十五岁。佃户里有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