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0. 第 1150 章 115……(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1150

    有灵火的时候,在十五六年前,方田丹术不到五阶,作为筑基四层修士拿着最详细的丹方,照本宣科地炼制五阶丹药都时常出纰漏。

    现在没有灵火了,方田又到了筑基后期......她几乎是没有可能去参加筑基期的丹比的。

    沐寒和方田几乎没有联系,但也知道这位非常珍惜刚到上界的这段时间;方田资质又不是极好,仙宗没给专门安排师父,于是她就非常安静非常集中地闭了十一年半的关。

    和丹术无关,专门提升修为。

    效果也好,从筑基四层一路到筑基八层,须知和叶英芝不同,方田之前在筑基四层已经卡住了。

    闭关将近十二年,算上处理一些鸡毛蒜皮零碎事务、熟悉环境的时间,方田哪有时间去提升丹术了。

    静无波也不是在指望方田参加筑基丹比;她只是叹了一声,跟着示意沐寒去感受一下她用来炼丹的婴火。

    “其实,还是手里有种灵火更好。

    “省心。方便。

    “而且有的灵火尤其适合给造物修士用。方田之前的灵火便极其适合丹道和厨道——也适合材道,不过不适合处理金石材料,只适合处理草木、灵液、妖兽肢体妖丹一类的材料。”

    静无波很客观地评价道。

    “只是拿着灵火的灵火的人,如果是个造物修士,那他定要想清楚,灵火是他的工具,不是限制他的牢笼。”

    在静无波看来,之前的方田,就是个被工具反过来限制拿捏了的人。

    如今怎样,尚不能得知。

    静无波的灵火是纯木系的。

    感官上几乎确定了这一点的沐寒十分惊讶;她向伯赏寻求验证,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单系的灵火,给丹师用,未必就缺少什么功用,未必就不趁手。”

    沐寒诧异的并不是这一点。

    静无波是有木灵根的双灵根或者灵根修士,婴火全然是木系,这简直不可思议。

    ——从来历上讲,静无波作为多灵根修士把自己的婴火弄成木系单系的,十分困难,且最终很可能是费力不讨好婴火依旧带着杂质;从结果上讲,多灵根同修的修士婴火只剩下一种属性,无异于预先自断一臂,不管这婴火的威能被修炼得有多大,只要修士经历的危机足够多,总会出现多系婴火能解决问题、单系婴火力有不逮的情况。

    “你又怎能确定,静无波的婴火彻底变成了这般形态,在其他时候不会更改呢?”

    “更改婴火也不是——

    “啊,你不会是说,静前辈是可以随时将婴火的状态改成另外的模样吧?”

    倘每次改变都要耗费一段时间,那这叫施法,而且一点都不方便:着急的时候根本指望不上。

    ——所谓“一段时间”,起码是半天的调整,以及调整过后婴火并不能长期维系“异常”的状态。

    丹火、婴火对应的都是金丹、元婴的本源力量。

    本源力量不改,但外显形态偏向出现一定改变,可想而知有多困难,多系同修的修士婴火彻底剔除一两系本就是个困难的过程,想长年维系,那更需要成型的婴火、丹火具有达到极点的稳定性。

    想说变就变回去?

    哪里会简单!比最开始稳定定型的时候都要困难。

    临时换一次模样,耽误个十天半月的时间进去都不稀奇。

    而伯赏这么说了,沐寒若是没理解错他语意语气中的指向,那静无波的婴火就是至少被她修炼出了两种形态——真正意义上的两种婴火,可以随时转换。

    “有没有我并不知道。”伯赏道,“但看这婴火的状态,静无波想的话,是能做到这一点的。”

    让婴火拥有两种可以随时转换的形态,一种是纯粹木系的,另一种不一定什么模样,但应该会方便静无波应战、防御。

    “她对现在用的丹火,处理得十分完美。从这里看,只要她有过试图凝聚另一种丹火,那她是有能力随时将丹火转变成另一种模样的。”

    沐寒的灵力有些“杂”。

    不是真正的杂乱,只是单纯的种类过多。

    它们已经形成了融合完美的五行混沌能力,平时沐寒想用单一属性灵力的时候也能很快将之拆分出来——不过这不必要,在周边有灵气的情况下更多修士面对危险更喜欢操控周边灵气,其次是耗费灵珠,最后才是耗费本身灵力。

    这种灵力直接演化出来的丹火也会是类似的属性——丹是金丹的丹。

    如果拿丹火当炼丹、炼器的火,直接就这么用......混沌属性的灵火,有利有弊吧。

    五行融入混沌,不是说五行暂时就各自消去了原本的特征,而是它们的特征融合了。

    而随着沐寒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冰风雷的特性也会越发明显地融入进来——

    水火为雷,水凝为冰,火起为风。

    五行中本就是可以孕育奇的。

    不是什么丹药,都受得了金系、雷系和土系的火焰炙烤的。

    至于冰系,有人用纯冰系的丹火炼器炼丹,而且已经形成了颇负盛名的流派,还不止一个;但用混合冰系灵火造物,尤其是炼丹,这样的流派就十分稀少了——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