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身为公主的悲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630shu ,最快更新大唐第一郎最新章节!

    房玄龄明白李世民的心思,他根本没有易储的想法,这一点至关重要,所以房玄龄就不能说太子的坏话。

    而教导太子的夫子们一个个德高望重,其中不少还是房玄龄的朋友,所以房玄龄也不能说他们教导的不好,只能把原因扯到了压力上面。

    事实也的确如此,李承乾承担的压力非常大,一般人很难承受。

    修建一个房子要被弹劾生活奢华,和宦官玩闹,竟然被比做秦二世,李承乾的压力可想而知!

    房玄龄的这个切入点很妙,立即获得了李世民的赞同。

    李世民叹道:“玄龄啊,你眼光独到,一眼就看出问题的所在。的确啊,我为了培养太子,请了这么多夫子授课,这些人各有才能,也各有各的要求和标准,一个人对太子严厉,太子能承受,但是所有人都严厉,太子如何承受?他们也没有错,错就错在所有人都对太子寄予厚望,以至于忽视了太子的感受。”

    说到这里,李世民忍不住问道:“玄领啊,你觉得我现在把几位侍讲免掉,会不会好一些?”

    “圣人,此举不可!”房玄龄当即否决。

    李世民示意他继续说。

    房玄龄解释道:“圣人你看,如果突然免掉侍讲,太子殿下会怎么想?文武百官会怎么寻思?”

    “是啊,如果真那样做了,太子会惶恐,认为我要废黜他。群臣也会这样想,到时候朝廷局势必然动荡,就算我出面说明原因,恐怕也很难平息。”李世民非常清楚这个后果,身为大唐皇帝,他的一言一行都是风向标,整个天下都盯着他。

    李世民说完,又道:“直接免去侍讲行不通,一个一个的免除,太浪费时间。让这些老臣不要对太子那么高的要求恐怕也不行啊!玄龄,你足智多谋,可有好办法?赶紧替我分忧!”

    房玄龄落一子,而后笑着说道:“圣人是否还记得,太子殿下年幼时,圣人怕太子殿下生长深宫,不闻百姓艰难,特意对于志宁、杜正伦他们讲:要讲述百姓生活的艰辛和疾苦。而效果极高,太子殿下主持编撰了《孝经章句》。贞观九年,高祖宾天后,圣人让太子监国权知军国大事,当时的太子殿下仅十七岁,国事处理得当,颇为出色。”

    “当然记得!所以这段时间太子在议事堂的表现,让我很生气,越大越不如以前了。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李世民恍然:“其实太子依然是一个合格的太子,只不过他现在的精力都在应对各位老师,再加上对自我的怀疑,有一些自暴自弃了!这个时候,我就得给他动力,让他恢复信心。”

    “圣人圣明!”房玄龄恭敬道。

    李世民点了好头,至于如何让李承乾恢复信心,那就不用房玄龄再说办法了,李世民自有他的方法。

    而经过房玄龄的开导,李世民心情愉悦了起来,拉着房玄龄连下三盘棋,每次都险胜房玄龄。

    而后,房玄龄才请退出宫。

    ……

    这两日里,高阳公主和长乐公主被李世民要求呆在凤阳阁思过,禁止外出,所有两人并不知道外面的消息。

    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林秀和尉迟青青的婚事已经被传出去了。

    消息传进凤阳阁内,传进了两位公主的耳朵里。

    这一刻,两个公主都愣住了。

    高阳公主不相信这种事,吵着闹着要出去,要当面质问尉迟青青,怎么能抢好朋友的心上人?

    长乐公主则是轻叹一声,喃喃道:“这样也好!”

    而后,连忙安抚高阳公主。

    “高阳,林秀不愿意做驸马,何必强求?天下间的好男儿有很多,你会遇到适合你的驸马的。”李丽质安慰道。

    高阳公主叫嚷道:“就算林秀做不了我的驸马,那也不能娶尉迟青青,凭什么!”

    说罢,高阳公主不管不顾的就跑出了凤阳阁。

    最后的结果就是,两人被李世民召见。

    看到高阳一脸委屈和伤心,李世民明白这丫头看来是真心喜欢林秀,所以他庆幸自己让房玄龄搞定了林秀的婚事,断了这丫头的念想。

    不过李世民还故作不知,问道:“你俩偷偷溜出皇宫,跑去终南山,差点回不来。现在禁闭时间还没有结束,你们往哪里跑?想去哪里?”

    高阳气鼓鼓,道:“我要去见鄂国公府,去见尉迟青青!”

    “父皇,我们听说尉迟青青要和林秀定亲?”李丽质也问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便向两人解释道:“林秀和尉迟青青的婚事,还要多谢你俩,你俩算是她们的媒人。”

    “父皇,此话何意?”李丽质问道,高阳公主也看向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