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唐慎来势汹汹, 大有“兴师问罪”之势。王溱悠然一笑, 道:“小师弟, 如今我俩可是在勤政殿, 你说得如此大声, 不怕他人听见?”

    唐慎道:“这院中除了你这尚书左仆射的堂屋, 只剩下户部两位侍郎了。他两难道不正是你的人?”

    王溱:“右侍郎不是。”

    唐慎:“那左侍郎徐令厚便是了。”

    王溱但笑不语。

    唐慎也只是嘴上说说, 他将门窗都关上后, 回头一看, 王子丰已经坐在罗汉榻上,拂袖沏茶了。王溱以掌将一盏茶推到唐慎面前,自己则气度闲雅地品了一口,接着轻描淡写地问道:“王霄和梅胜泽,将该说的都说了?”

    唐慎接过茶, 也不瞒着。若是王溱想知道,早晚会知道。“是, 刑部大牢里的酷刑, 连武将都受不了,更不必说他们两个文官。”

    王溱:“小师弟不是想知道为何那余潮生突然放人了?”

    唐慎抬起头:“嗯?”

    王溱清雅的面庞上露出一抹从容的笑意,如清风拂水, 声音温缓:“正是因为, 王梅二人说了该说的, 余潮生也懂了该懂的。”

    唐慎一愣,他微微揣摩出了一些含义。

    王溱接着道:“两年前,皇上将你与苏温允安排至幽州, 分别指了不同的差事,为的便是掩盖世事,颠倒乾坤。如今宋辽大战,正值辽国内乱。虽说我大宋难以一举攻下辽国,但夺回三州之地,却已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此时,正是重创辽军的大好时机。若此刻余潮生在圣前告我一状,他必然得说清楚,我王子丰是如何用四个银引司的官员,做出独揽大权的罪名的。”

    说到这,王溱颇为感叹:“他着实是个好人。”

    原本唐慎就有些明白王溱的用意,此刻听他一说,他全然领悟。唐慎也不由地说道:“我在来之前,碰到了余潮生,他与我说了一些关乎命运的话。接着,他便去见左相了。我想,如果是徐相,结局恐怕大有不同。”

    “大有不同?自然是会截然不同!徐相生性敛然,似重重迷雾,难以捉摸。他谨慎战兢,少有差错,每走一步,皆会考虑往后三步,可谓步步警惕。但哪怕如此,面对这样的选择,他也会选择参我一本,否则我王子丰不倒,下一个倒下的便是他。”

    唐慎:“但余潮生不同。参你一本,等于将皇帝在西北的部署公之于众。即使他含糊其辞,也或许会被人发觉,猜出真相。只要又一丝可能,都不得冒险。别说此刻正是两军交战之际,甚至往后,哪怕大宋胜了,我想余潮生或许也不会告你。因为那些安插在辽国的探子,如果被发觉了,我大宋就少了极其有利的一把利刃。”

    王溱蹙起眉头:“景则。”

    王溱很少会直接喊唐慎的字,因两人是同门师兄弟,王溱很喜欢这个关系,所以他时常喊的都是“小师弟”,只在某些特殊场合会贴着唐慎的耳根喊上一句“景则”。但此刻唐慎没想太多,只下意识地“嗯”了一声。

    王溱轻飘飘地说道:“你何时对那余潮生心生好感了?”

    “……哈?”唐慎懵逼地看他。

    好感?

    啥玩意儿?

    王溱定定地看他,目露受伤:“余潮生如今确实放了那四人,不再追究,弃子认输。但你怎的知道,如果现在不是两军对峙之际,他就会放弃此事?在你心中,他竟然有这般好的品性,值得你去信赖!”

    唐慎:“……”

    王溱:“与之相比,我又如何?”

    唐慎:“……”

    王溱右手拿着茶盏,抬起秀雅狭长的双目,细细凝视着唐慎。换做旁人,说了这样的话,露出这番神情,似乎真的应该是动了怒。但是,眼前这人是王子丰。

    唐慎先琢磨了一下,这话算不算撒谎,不提前亲一下告知有没有违反约定。思虑片刻后,他觉得这次的话和撒谎扯不上关系。

    想了想,唐慎道:“我给师兄讲个故事吧。”

    王溱静静地望他:“你说。”

    唐慎回忆了一会儿,清清嗓子,道:“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

    《狼》的原文唐慎早已记不清,但他也是个榜眼及第的古代青年才俊,这些年下来,随口编一个故事不在话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顿了顿,唐慎拍拍手:“好了,说完了。”

    王溱一手撑着下颚,安静得听着,没有出声。过了片刻,唐慎没忍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