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孙尚德一案, 牵扯甚广, 赵辅钦点刑部和大理寺联审此案。

    然而出乎众人意料, 刑部尚书余潮生却被除名在外, 未能进大理寺审查一干罪官。众人稍稍思忖便明白过来:开平十九年,刑部尚书余潮生正在邢州当差!

    邢州一案, 乃是十七年前的旧案,又牵扯多人, 想要审理清楚绝非易事。两月功夫很快过去, 邢州案还没审理结束, 西北却先出事了。

    开平三十六年三月初六, 西北大营中, 一支三十八人的小股兵队奇袭辽境,俘获近百名辽国士兵, 突袭了辽人运输粮草的小道。就着夜色, 趁辽人还未从梦中清醒, 天下兵马大元帅周太师派出三万兵马,冲向敌境。

    这一夜, 金戈铁马, 蹄声撼地。

    辽兵还沉浸在梦乡之中, 守着城墙的哨兵刚刚敲响擂鼓, 辽军手忙脚乱地穿戴盔甲,拿上武器, 他们赶赴到城门口,宋军已经将城门破了大半。

    兵贵神速, 三万大军突然兵临城下,任是辽军再骁勇善战,都被打得大败。

    然而宋辽交界的这一处城池,数十年前曾是大宋领土,名为焦州。如今在辽国,改名叫大同府。大同府地形崎岖,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哪怕宋军几乎将城门攻下大半,辽人反应过来后,立刻又给守了下来。

    守城的辽军将领名叫萧翰,他怒急地派人回大定府:“你速速将宋军进犯的事告之给王子太师大人,这宋兵竟想与我大辽开战!正好借此机会,将他们的幽州等地再次夺取回来,给他们这些宋人一个好看。”

    “是。”

    辽军守着城门,宋军持甲出战。

    双方在大同府僵持了三日之久,大同府的守城将领萧翰并不担忧。他虽说不是赫赫有名的大将,但守住一个大同府还是轻而易举的。但第四日,本该运送过来的军粮却没有从秘密同道运送过来,萧翰这才心道不好。

    “糟糕,难道说军粮那边出了状况?”

    另一侧,李景德将厚重的头盔夹在手臂间,他大步走进元帅军帐中。如今是三月,西北依旧寒冷刺骨,李景德却热出了一头的汗。他先擦了擦满头的汗,接着才双手抱紧,行了个军礼:“李景德见过大元帅。按照那辽兵召出来的地方,属下带兵又擒获了两队运送辽国军粮的军队。”

    周太师肃穆的面孔上难得露出喜色,他大声喝道:“好!是你让那辽兵招供的?”

    李景德摸了摸鼻子。他是个厚道人,这功劳不是他干的,他当然不会认:“不是属下,是……那勤政殿参知政事苏温允干的。那小子以前是大理寺少卿,怎么逼人招供,这事他干得贼利索了。”

    周太师瞥了他一眼:“刚道你现在有了几分模样,那是苏大人,什么‘那小子’。”

    李景德嘿嘿一笑。

    一旁的军师感慨道:“四年前就发现了辽军运送军粮的那条小道,一直隐而不发,就等着如今的机会。终于,时机已到,元帅,这便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啊!”

    元帅大帐中,很快,又有数名西北大将走了进去,商议对策。

    而另一边,身在幽州城的二皇子赵尚这几日已经成了个傻子,不知如何是好!

    周太师突袭大同府的事,完全没和赵尚透露过半点口风。直到第二天早上幕僚连滚带爬地敲响赵尚的房门,赵尚才从睡梦中惊醒。他眼睛都没睁开,还带着一丝怒气。打开门后,便见心腹表情惊恐地对他道:“反了,反了啊!二殿下,太师出兵辽国,撕毁合约,开战了啊!”

    赵尚如遭雷劈,这下彻底醒了。

    西北开战,幽州城立刻封禁,是由李景德亲自带人回来封城的。

    听说李景德回城了,赵尚立刻去寻找对方,可却扑了个空。李景德早就走了。

    自那以后,赵尚在城中浑浑噩噩地度过了四日。他和他的幕僚哪里能想得通,周太师从何处来的胆子,居然敢奇袭辽军!哪怕他真的打下了大同府又如何?只要辽军反应过来,大军压境,到时惨败的绝不会是辽人。

    开平十年,两国签订的和平契约,这还是周太师征战沙场十年辛辛苦苦给打下来的!

    怎么如今,周太师亲自撕毁了那样珍贵的合约!

    赵尚百思不得其解,这次连他的幕僚都没法给他答案。第五日,赵尚已经两眼发直,他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