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吏部的批文很快下来, 傅希如辞官回乡。

    在盛京又待了一个月, 傅渭与几位老友聚了聚, 自觉没了遗憾, 才收拾东西,离开盛京。

    “只可惜我那两个学生如今还在幽州, 未曾回来。”

    王诠笑道:“待你回了昌州,子丰回来还能不去探望你?可便放心地去吧, 你可是好了, 无官一身轻, 真正可以游山玩水, 做个雕虫斋主了。”

    这话说得也没错, 昌州就在北直隶,与盛京很近, 王溱、唐慎要想去看傅渭并不是难事。

    然而傅渭嘴上说要回昌州, 却没有真的立刻回去。

    离开盛京后, 他顺着大运河一路向南,遍访名山, 游览群河, 与几位隐居山林的文坛大家把酒言欢。待到四月, 他来到了姑苏。

    姑苏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一上岸,傅渭便感慨道:“君到姑苏见, 人家尽枕河。”只见这大大小小的水渠沟壑,如同密网横织出的, 可不正是一座恢弘又窈窕的姑苏城。

    傅渭已经辞了官,他来姑苏,自然不会打扰姑苏官员。他带着温书童子、抚琴童子,乘着马车来到一座典雅静谧的宅子。敲门后,开门的老管家惊讶地看他,两眼一热,开口便道:“傅相公!”

    傅渭笑道:“老夫早已辞官,哪里来的傅相公。唤老夫一声雕虫斋主就是了,以前你家老爷不也正是这么喊我的?”

    管家连连点头,侧身让人进来:“您请。”

    傅渭迈步,走进梁府。

    梁诵的夫人去世多年,膝下也无儿女。他去世后,唯一的侄子徐慧得了一个县令的差事,六年前就去赴任了。梁宅里只住着管家和其余一些忠仆。他们将这座大宅打扫得干干净净,主人的书房、卧室,全都一尘不染,与六年前没有两样。

    傅渭看完一圈后,来到梁诵的书房,他仔细看了两圈,最后看着墙上挂着的一幅字,惊讶地“咦”了一声:“这可是座山仙人去岁才写的《观岳阳楼》,真迹居然在这?”

    管家道:“正是座山仙人的手迹。”

    座山仙人是本朝有名的书法大家,傅渭年轻时和他有过一面之缘。并非每个大家都喜欢归隐山林、不问世事,座山仙人就是个十足的商人。他每年都会写上几幅字,拿去拍卖。他的字写得极好,可他的字也极其的贵。

    傅渭看了会儿,抚弄胡须,微微一笑:“景则还有这样的东西,也不先拿来给老夫看看,就直接搁到这儿了?”

    管家心里咯噔一声,低头不语。

    管家没看过梁诵写的信,他知道唐慎六年前前往盛京,拜了傅渭为师的事。这些年来,唐慎每次回姑苏,都会来梁宅拜访。就算不回来,唐夫人也一直照顾着两家。否则以他们几个仆从,怎么能打理好这硕大的梁府?

    但管家不知道,傅渭到底知道多少。如果让傅渭误会唐慎拜他为师的目的,可不就坏了唐慎的大事。

    所幸傅渭也没多说,他道:“梁博文葬在何处了。”

    管家立即派了几个随从,乘着马车带傅渭去梁诵的墓地。

    傅渭让温书童子准备了一壶好酒,又让抚琴童子拿出一幅字画。他把酒洒在梁诵的墓碑前,把画放在地上,拿火信子点燃。谁也不知道他烧的是哪幅画,但他就这么眼也不眨地烧了,想来应该不会太名贵。

    傅渭从怀中拿出一片小小的银叶子,他埋在梁诵坟前的土壤中。

    “梁博文啊梁博文,你可真是机关算尽。老夫当年不过是忘记带钱袋,让你请了一餐酒,你就让老夫收你一个学生。这事可真是亏大发了,待到奈何桥上相见,你得多请我喝上几壶,否则我可要你好看。”

    傅渭又说了会儿话,便带着两个书童离开。

    在姑苏府待了两日,傅渭乘船北上,去了金陵。

    唐家的人是三天后才知道傅渭来姑苏府的事,唐夫人立刻派人来寻,傅渭却已经走了。唐云道:“娘,傅大人是景则堂弟的先生,他来姑苏我们应当好生招待。如今人都走了咱们才知道,这可如何是好。”

    唐夫人也心里发愁,但她想了想,道:“既然傅大人不希望大张旗鼓,那咱们就当作不知道吧。只是你写封信给慎儿,告知他一声傅大人来过姑苏的事。”

    “是。”

    傅渭到处游玩的事,并没传到幽州。

    入了四月,幽州仍旧不见春色,正是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两个月中辽国发生了一件大事。

    三月,辽帝到南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