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姚僐原本是五品起居郎, 调任到度支司后, 成了五品中散大夫。表面上看他的官阶并没有提升, 但众人皆知, 这是赵辅对姚僐的考验。一旦姚僐在度支司立了功,就会升官加爵, 前途无量。

    梅胜泽也从幽州回来,到度支司当了个中散大夫。都是中散大夫, 但他却归姚僐管, 姚僐是他的顶头上司。

    梅胜泽回京, 唐慎立刻邀他到细霞楼聚会。姚僐也同行来了。

    三位同榜进士在细霞楼中, 吃着拨霞供, 喝着清酒,十分惬意。

    酒过三巡, 唐慎道:“度支司还是前朝的衙门, 本朝从未设立过。如今一设立起来, 也不知道会做些什么。姚兄,胜泽兄, 你们前几日已经去度支司衙门报道了, 可领到差事?”

    这种事并不是什么秘密, 度支司不是皇城司, 不是皇帝亲属的特|务机构,里头的官员做什么说一说, 并无大碍。姚僐和梅胜泽不说,唐慎也可以从其他途径知道, 只是要麻烦许多。

    姚僐也没把这当回事,他喝了口酒,道:“目前还未曾有差事。景则,我倒是羡慕你。你刚从起居郎调任,就去了中书省,当了中书舍人。如今看来,我这状元还不如你啊!不过,度支司要做的事,是大事,是为国为民的好事。”说到这,姚僐双眼放光,颇有荡气回肠的大义风范,“我只能说,是个好事,也是件难事。”

    梅胜泽见姚僐这么说,他笑道:“看来姚兄知道的比我多。我可真是瞎子摸黑,什么都不知道。姚兄毕竟是起居郎,是圣上的身边人,知道些内幕也正常。”

    唐慎道:“喝酒,祝二位兄长鹏程万里!”

    “喝!”

    三人又吃起菜来。

    唐慎将酒杯放下,心中有了思量。

    姚僐的话,让他对度支司要做的事更有了一份猜测。

    度支司要做的事,绝对和纸币有关!

    姚僐是起居郎,虽说那天赵辅喊纪翁集、王诠去垂拱殿时,并不是他当差。但以纸代币这种大事不可能只商量一次,赵辅一定会接连好几天,和权臣高官商讨此事。所以姚僐听到了一些风声,也不是不可能。

    就简单的说,纸币对当今的大宋而言是大事、是好事吗?

    当然是大事好事。

    唐慎叹了口气:果然啊,或许王诠早就有了赋改二十三条,想对大宋的赋税制度进行改革。但他现在提出来,更是想借此推行纸币。

    只是不知道他们打算怎么做。

    梅胜泽道:“说来,哪怕姚兄不告诉我,我也知晓,度支司要做的定然是大事。景则可知道,我昨日在度支司衙门见着谁了?”

    唐慎:“谁?”

    梅胜泽:“门下省参知政事,赵靖赵大人!”

    唐慎和姚僐齐齐一惊。

    姚僐立刻放下酒杯:“赵参知去度支司,可是意味着,度支司即将由他领头?”

    “若不是如此,我又怎会在度支司见到赵参知?”

    姚僐感慨道:“果然是件大事!”

    赵靖,开平三年的状元,今年四十七岁。

    就官位品阶来说,赵靖与王溱一样,是二品大员。但门下省的权力不如中书省,王溱身为户部尚书,兼职尚书省和中书省两边的官职,在实权上比赵靖大上一些。只是赵靖若是当了度支司的司空,等于分夺了王溱的一部分权力,此后赵参知也算是执掌大权了。

    除此以外,赵靖还有个身份,他是左相纪翁集的得意门生,左相一派的中坚人物。

    左相一力提倡重开度支司,他提拔赵靖为度支司的司空,这样也合情合理。

    姚僐和梅胜泽还在谈论度支司的情况,唐慎却皱起眉头,心中思索起来。

    然而朝廷上的大事,不是他们这种四五品的小官可以掺和起来的。

    两日后,赵辅任命门下省参知政事赵靖,担任度支司司空。与此同时,正式在北直隶和南直隶实行新的赋改制度。户部方面,户部右侍郎秦嗣被调去度支司,兼任度支司的正奉大夫,协调度支司与户部的往来。

    八月,姚僐和梅胜泽被派遣去了南直隶,到地方官府监督赋改二十三条的实施。

    八月既望,赵辅从登仙台中修完仙,走出宫门。他抬头望了望天上的圆月,忽然觉得自己早已年迈的身体里好像又充盈了一股力气。他停下脚步,对身旁的季福说道:“朕有多久,没曾这般干过大事了?”

    大事?

    什么大事?

    季福一脸懵逼,他完全听不懂皇帝在说什么!

    毕竟是跟了赵辅几十年的老人,季福转了转眼珠子,道:“官家日日为国事操劳,宵衣旰食,才有我大宋如今强盛的国力啊!”

    赵辅默了默,摇摇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