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离了码头, 唐举人立刻给唐慎套上了一身簇新的锦袍。头戴雕冠, 脚蹬玉靴, 腰间系着的是宝石腰带, 连手中拿的都是前朝古扇。唐慎去紫宸殿被皇帝钦点探花郎的时候,穿的都没这么隆重!

    唐氏一族, 无论是唐慎认识的、不认识的,纷纷给他塞各种礼物。

    等到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唐氏宗祠, 奉笔手里已经捧了一大堆锦盒。

    唐慎跟着唐举人、唐氏族长进入宗祠, 两边的太师椅上, 唐家的各路叔伯坐得满满当当。唐举人先跪下, 道:“唐氏先祖在上, 今唐家二房唐慎,高中探花, 光耀门楣。身为其伯父, 吾辈深感欣慰。得此麒麟儿, 我唐氏一门必然能昌盛百年!”

    唐氏族长站在一排排的先祖灵位前,展开族谱, 对着上面唐慎的名字, 朗读起家规。

    在这个时代, 考中进士是光宗耀祖的事。如果考的是状元, 在考上的第二天就得由十六个差役举着状元牌匾,跟着新科状元郎回乡省亲, 这叫奉旨还乡。和唐慎同一届的状元姚僐就奉旨还乡过,不过他家在盛京, 直接在当地办一场就行,没耽误什么事。

    唐慎是去岁考上的探花,整整一年半他没回过姑苏府,唐氏族人一天天的望穿秋水,就差直接上盛京找唐慎,当面问他还想不想回乡省亲了。

    如今唐慎终于回来了,唐氏族人怎能随意对待。

    唐举人激动地说道:“慎儿,我们唐氏一族就出过你这一个探花郎,甚至就你一个进士。你可是我唐氏一门的荣耀,大伯父在这里谢谢你了!”

    唐慎道:“都是一家人,何须此言。”

    唐举人高兴得双眼泛红,他想再对唐慎说点什么,可是在新科探花郎、当朝四品大员面前,他露了胆怯,没敢多说。

    到晚上,唐家摆了三天三夜的流水席。

    整个姑苏府的人都来唐家道贺。他们为的不是吃这一顿流水席,而是为了沾沾探花郎的喜气。

    姑苏府人才辈出,自古就是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然而哪怕是人才济济的姑苏府,在开平年间,也只出过五个进士,其中只有一个高中榜眼。

    三天三夜的流水席结束后,唐慎终于有了休息的时间。不过他回来第四日,唐家的流水席刚结束,姑苏府尹就登门拜访。

    新任姑苏府尹姓贾,是开平三年的进士。因为在朝中没什么靠山,考上进士后二十多年,贾府尹都只能在一些偏远的地方做知县、做府尹。他熬到五十多岁,才被陈相公任命到姑苏府,当了个府尹。自此,他就苦尽甘来,可以在这鱼米之乡安度晚年了。

    贾府尹是四品官,唐慎也是四品官。可他这个四品官,在含金量上远比不上唐慎。

    地方官比不上京官,普通京官比不上勤政殿的官。

    贾府尹亲自登门拜访,唐慎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他以礼相待,在花厅中宴请了贾府尹。贾府尹小心谨慎地向唐慎道喜,询问了一下近日盛京发生的事。酒过三巡后,贾府尹道:“唐大人,今日来贵府拜访,其实我还带了一个人来。”

    唐慎问道:“哦,带了何人?”

    贾府尹命令官差去府尹衙门,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带到唐府。唐慎看见对方,心中一愣,他仔细端详片刻,突然道:“村长伯伯?!”

    唐家村的村长站在花厅里,颇有些忐忑不安。

    唐探花回姑苏府的事传遍了整个姑苏府,唐家为唐慎摆了三天三夜的流水席,唐家村的人也都听说了。知道唐慎回来,村里人撺掇让村长来府城一趟。不是为了向唐慎套近乎,而是为了从他手里求得一张墨宝。

    唐慎道:“村长伯伯,五年不见,我竟然差点没认出您。”

    说着,唐慎站起身走上前,扶着村长坐下。

    村长:“这可使不得!”

    这张桌子上坐着的两个人,一个是姑苏府尹大人,一个是高中探花的唐慎,村长哪里敢坐下。但他刚想起身,一只削瘦却有力的手轻轻按在他的肩上,阻止了他的动作。村长回头一看,只见唐慎含笑地看他。

    明明很温和地笑着,可唐慎身上那股难以忽视的官威让他显得庄严郑重,令人无法反驳他的意见。

    唐慎差点没认出村长,村长又何尝不是。

    谁也想不到,五年过去了,当初那个在唐家村村头,靠卖果子汁为生的小儿郎,竟然变成了如今模样!

    村长顺势坐了下来,唐慎让奉笔为他多加了一双碗筷。

    聊了一会儿,唐慎才知道村长的来意,他哭笑不得道:“当初只是阿黄的一句玩笑话,没想到大家还当了真。其实不必改成唐家村,不过既然已经改了,那就算了。村长伯伯,您是要我给你写‘唐家村’这三个字是吗?”

    村长点点头。

    唐慎想了想,让奉笔准备好笔墨纸砚。他拿起狼毫大笔,在宣纸上迅速地写下“唐家村”三个大字。

    他刚一落笔,贾府尹一声惊喝,鼓掌道:“好!好字!这字气势轩昂,劲头如松,笔走龙蛇,大气磅礴啊!”

    这彩虹屁吹的,唐慎摸了摸耳朵,心道:吹过了可就不真了,要适可而止懂不懂啊。

    贾府尹有心捧着唐慎,村长又看不懂书法好坏,他听贾府尹这么一说,只觉得唐慎的字果然是天上来的。探花郎的字就是和寻常读书人不一样,等他把这幅字带回唐家村,刻完村头的石碑后,他就要把这字偷偷留下来,做传家宝,传给儿子!

    村长来了,唐璜也从后院里出来,与村长叙旧。

    就这样一连忙了四日,到第五日,唐慎终于可以真正休息了。

    然而才歇了不过两日,就到了新年。

    除夕夜,唐家兄妹去了唐举人家,两家人一起过年。唐举人和唐家大公子唐云都对唐慎有些胆怯,不敢向从前那样对他说话。只有唐夫人依旧像对待子侄一样,她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