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夜色渐沉, 只见花萼弄影, 月色迷辉。

    宴春阁坐落于御花园的西侧, 于一片绿树掩映间。窗户是珍宝阁特制的水晶琉璃窗, 宫殿中灯火通明,照在那晶莹剔透的窗户上, 更显得流光熠熠。大臣们身穿官服,一个个入了席座。皇帝的左侧坐的是二皇子赵尚和四皇子赵敬, 五皇子赵基则坐在他的右手。

    官员们按着品阶, 依次坐下。

    唐慎坐得算不近不远, 他左手坐的是国子监祭酒, 右手坐的是一位翰林学士。

    宴春阁之宴算不上家宴, 却也与家宴相去不远。

    皇帝入席后,与几位皇子说了会儿话, 又与几位相公说起话来。他们说的是私密话, 隔得远的根本听不见一个字。这便是皇帝的宠信。

    唐慎“大病初愈”, 不能喝酒,他一边饮茶, 一边悄悄地望着皇帝那方。

    只见皇帝的脸色略显苍白, 他也未曾饮酒, 而是时不时地喝着一碗褐色的药汤。他时而与左相纪翁集交谈, 时而与右相王诠说话。三位皇子竭力想插入他们的话题,可总是说不上话, 他们憋得脸色发红,又没有办法。

    然而皇帝的身后还站着一个人, 不是大太监季福,而是一个穿着素色僧袍的圆脸和尚。

    他手中捏着一串佛珠,轻轻拨弄着,脸上挂着一抹如沐春风的笑容。倏然,他抬起头,看向唐慎。唐慎心中一紧,他立刻移开视线。

    善听微微笑了起来,等过了会儿,他俯下身在赵辅的耳边说了句话,赵辅也笑了起来。

    晚宴到一半时,终于有皇子按捺不住。

    四皇子赵敬走出席位:“儿臣自去了既州后,得了一块天外飞石。此石形状独特,儿臣见了后十分欣喜,想将其献给父皇。”

    赵辅露出惊讶的神情:“天外飞石?搬上来瞧瞧。”

    赵敬的人立刻搬了一块半人高的石头进殿。满座的大臣们看清石头的情况,纷纷惊叹起来。

    “这天外飞石竟形似如意,当真是富贵吉祥的好征兆啊!”

    赵辅也很喜欢,他笑道:“你有心了。”

    赵敬喜出望外。

    四皇子出了风头,其他两位皇子怎能落于其后?

    赵尚和赵基纷纷献上自己寻来的礼物,想要讨皇帝欢心。然而珍宝易寻,有寓意的礼物却难找得很。他们找的礼物都珍贵有余,在吉祥如意的好兆头上却远远比不上赵敬那块如意形状的天外飞石。

    戌时,晚宴结束,群臣离宫。

    唐慎离开宴春阁时回首看了一眼,只见善听和尚紧跟在赵辅身后,悄然离去。

    次日,便是除夕。

    官员早就放假休沐,唐慎帮着姚大娘、奉笔把家中装点一番,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包起了饺子。到除夕夜,众人正围着吃饭,一个官差敲响探花府的大门。姚三去开了门,拿回来一封信,说是从幽州寄来的。

    唐慎立即拆开信看了起来,只见上头唯有一行短短的诗。

    同样是前朝某位诗人写的,只是这诗被改了一些,改成了:“两情若是久长时,亦思及朝朝暮暮。”

    改是改的不怎么样,唐慎看了却心头一热。他把信拿去书房,仔细地放在书匣中。出了门,姚三正要放鞭炮,见到唐慎,他道:“小东家可要亲自来点燃这个炮仗?”

    唐慎捋起袖子,笑着走上前:“交给我吧。”

    鞭炮砰的一声上了天,又是新的一年。

    然而谁也不知,与此同时,大宋皇宫中,却是一片死寂。

    除夕夜,寻常百姓要吃团圆饭,皇族们也不例外。六王爷赵敖下午就进了宫,今年是第一次没有太后的家宴,他需要陪着皇帝。

    并不是每个皇族都能入宴,今夜参与这场家宴的皇族只有赵敖和他的王妃,以及景王世子赵琼。还有三位皇子,以及三位皇子的母妃。

    人数不多,大抵有十人左右。

    家宴刚开始时,还算其乐融融。过了半个时辰,二皇子赵尚为了奉承皇帝,向他的父皇敬酒,说了几句话。忽然,赵辅龙颜大怒,一拍桌子:“你皇祖母才走了不足一年,你竟就忘了她?这便是朕孝顺的好儿子?”

    赵尚惊恐地睁大眼。

    其余人也纷纷惊住,甚至没人想起来赵尚刚才到底说了什么,怎么就惹得赵辅突然动怒。

    赵尚的母妃珍妃立即走出来,为儿子求情。她本以为是件小事,赵辅只是思念太后罢了。谁料她说话后,赵辅怒极反笑,帝王无情的双眼盯着这对母子,道:“尔等是否早就盼着朕去死呢?”

    赵尚一屁股坐在地上,珍妃目瞪口呆,早就慌到没了主意。

    一场家宴,竟以这样的结局告终。

    珍妃被关在宫中反思己过,二皇子赵尚也同样被皇帝囚在了皇宫中的小佛堂里。他要为太后念诵九十九遍经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