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儒术的奇怪之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630shu ,最快更新这太子不当也罢最新章节!

    李牧确实在忙,不过,他可不是在忙创造儒术,而是在·进行儒术体系的优化。

    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前世的工作,程序员。

    儒术这个项目,就像是他在独立开发一个app,所有的东西都自己弄。程序员都有一个共通的毛病,那就是,自己写的程序,自己很难发现问题,所以在最初开发儒术的时候,儒术的一切构想,都是李牧自己定的,他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是在有了孔颖达这个徒弟之后,就相当于是引进了一个内测人员,李牧从孔颖达根据他制定的规则,开发出的儒术中,逐渐摸索出了一些他原本不曾注意到的问题,这就是内测10。

    10的版本就足够了吗?显然不是的,任何程序,都存在bug,区别就只是发现与否。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必然会发现越多的bug,这是一定的事情。

    今天,算是开放内测了,这一批花了钱的人,就是第一批得到邀请码的内测玩家,随着他们的加入,问题逐渐暴露了出来。

    首先就是一致性的问题,李牧发现,哪怕是最初级,最简单的儒术,不同的人使用出来,效果也不尽相同。这看似不是一个问题,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现存的任何体系,都有基础的一致性。比方说,练筋骨,筋骨就会强健。学习风水之术,地势、山河等,长成什么样,风水就是什么样,就像学习数学,加就是加,减就是减,是有迹可循的。

    但是儒术在这方面都不一致,就像李牧常用的‘我身在某某地’这个法术,它算是一个什么法术?神行术?还是阵法?都不是,它就是李牧的‘言出法随’的一种体现罢了。有的人能学会这个儒术,但有的人就学不会。而且是无论怎么努力都学不会,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体系,无法传承,只能靠自己领悟,那这个体系还怎么发展壮大?

    儒家好为人师,孔颖达立志为人师表,也想着儒门快速壮大,所以对于提问,他总是想尽力的解答。但是,人家问为何学不会的时候,他连一个系统的解释都给不出来,这着实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徒弟不会,自然是要问师父。李牧也想解决问题,但是他也没找到bug的点在哪儿,怎么解决?所以,一批又一批的人出来,问题越来越多,他还是没从入定的状态醒过来,疯狂地寻找问题的根源。

    忽然,一个人的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马周。

    此人得到才气之后,才气值竟然能突破七百点。着实令人惊叹,要知道孔颖达几乎读遍了天下的书,他的才气值也堪堪过千,他可是当世大儒,又是孔圣后人,藏书万卷,这是多少人都不具备的条件,才有了这样的才气。而这位马周,年不过三十余,又出身寒门,能有这样的才气,绝对是将相之才。

    另外,马周还伴生了一个被动技能,口含天宪。这可不是他这个刚入门的家伙,能够有的高阶技能。

    如果儒术是个程度,马周绝对可以说是一个bug。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