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双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二月初二,龙抬头,事春耕。

    大骊皇宫燃起了一场大火,火势蔓延,似乎能照亮大骊城的天。

    仓促之中,十八个骑士护送一辆马车,出了乾阳门,离了大骊城,一直往西边而去。

    夜幕落下。

    天空繁星点点,那是孤独人的眼睛。

    随着马蹄的节奏,两侧大山的轮廓,正一点一点的往后移。

    李铮揭开帘子,探着头向后望,皇都消失在了天际之中。

    好吓人的一场大火!

    在这里已经看不到火光了,他们走的足够远了。

    “停车,我要如厕!”

    听到话音,车驾停住,李铮跳下车,望着远方。

    二月二,龙抬头。

    这一日,龙角星会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他要去的,却是西方。

    “此去魏国,需要多少时日?”

    李铮向一个将军打扮的骑士问道。

    “回太子,慢则两月,快则一月半。”

    骑士名为李信,不仅是东宫太子的亲信,也是大骊龙骧骑的统领。

    李,为国姓,皇族之姓,李信本是一介孤儿,无名无姓,李信二字,是太子所赐。

    “那我们这样赶路,一日能行多少?”

    李铮又问。

    “回太子,快则两百里,慢则一百五。”

    “六十乘一百五和四十五乘两百,都等于九千,九千里路啊,足够远了!”

    他喃喃地说道。

    “太子,正是九千里路,可至大梁!”

    大梁,乃魏国国都,魏国,乃大骊皇朝四海方国之一,受大骊皇帝的册封和号令。

    “一个出逃的太子,莫过于烫手的山芋,以前舅舅喜爱我,是因为我将来能继承大统,让魏氏入主中央,现在嘛,我是落难出逃,身上还背负着皇帝的怨恨,你说,魏王能接纳我吗?”

    说完后,李铮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的心,如同黑夜里的驽马,在黎明到达前,辨别不了明日的方向。

    “皇后的话,还请太子谨记,魏王虽工于心计,善于谋划,趋于利弊,可皇后毕竟是魏王至亲之人,危难之时,当去往魏国,太子此番出走,魏王该是接纳。”

    该是!

    这不是个肯定的回答。

    说起皇后,李铮的脑海中,出现那个眉目婉约,又具英气的妇人,他离开王宫的时候,皇后就已经不行,这一辈子,是再难见到她了。

    李铮不由自主的伤感起来。

    “不好说啊,不好说,魏王是我亲舅舅,我最了解他,大骊皇帝共有十六子,其中十四子都出逃他国,受到四海方国的接纳,可你知道,我与他们不一样。

    他们只是皇子,而我是太子,我是大骊皇朝的唯一继承人,我也是夫子和众臣推崇的人选,我更是受到皇族和方国的尊敬,只要我不死,妖妃就睡不着,皇帝也不会放过我,你不也说了,魏王趋于利弊,他难道不忌惮皇帝吗?”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是个简单的道理。

    自妖妃得宠后,皇帝就只听妖妃的话,妖妃只想让太子死。

    大骊十四位皇子,已全部离开皇都,就连坚守到最后的太子,也要被逼走。

    留在皇都的,就只有十六子李乾,妖妃之子。

    三年前,李铮就入主东宫,出入尚书房,谈论军国大事,北方的燕国造反,是他无数个日夜,镇守后方,调兵遣将,运筹帷幄平定的。

    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是天下有名的贤太子,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顺利地让权力过渡,成为大骊皇帝。

    可现在呢,他的表现有多优秀,他的麻烦就有多深。

    李铮的神情,天然有一种温和,低头思索时,更是这样。

    “太子,不管魏王如何,不管妖妃如何,甚至天下方国如何,天下之臣如何,我等愿意追随太子,大不了同死罢了!”

    同死,好一个同死。

    李信的语气,颇为豪迈。

    真是人如其名,以信义立世。

    “好,好,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李铮想到了上一世里,一句著名的反诗,正好应了他心中所念。

    大骊容不下他,那他就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