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生产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目光投向参谋长,问:“毛熊那边怎么样?生产线能如期交付吗?”

    参谋长回答:“生产线如期交付没什么问题,因为毛熊已经试用过,知道它们的价值。问题是……”

    说着参谋长就皱起了眉头:“虽然我们要求“拉5”生产线是配有技工的,但从以往毛熊配属给我们的技术来看,都是属于“以次充好”的状态!”

    顿了下,参谋长又补充道:“或者也不能说是“以次充好”,而是毛熊本身的状况就是如此,他们也是用这样的技术人员生产装备的!”

    首长点了点头,他更赞同后者。

    比如毛熊给的“拉5”飞行员,一个个都是半路出家只训练几个月的新手。

    你能说这些飞行员不行或者毛熊不厚道吗?

    毛熊的情况是大批有经验的飞行员已经战死,他们自个都在用这种训练几个月就上战场的飞行员,给华夏有什么问题?

    技术人员也差不多。

    此时的毛熊处于资源和装备奇缺的状态,甚至就连步枪和子弹都缺……前方大片领土被汉斯攻陷,军火库一个接着一个的被敌人缴获,自己的工厂又往西伯利亚转移,此时只有一部份投产,但他又要装备起一支数量庞大的部队,于是就出现这种状况。

    在这情况下,毛熊就连百姓都组织起来在家生产子弹、手榴弹甚至组装枪械。

    因此,“以次充好”用一批并不正规也不熟练的技工支援华夏,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毛熊会说:“像这样的技工,在我们国家已经算是好的了!”

    参谋长无奈的说:“因为我们本身不懂这些技术,所以很难区分技工哪些是“以次充好”,所有的一切我们都要从头开始,看图纸、制作、学习、讨论,然后才敢进入批量生产,这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指战员都明白这道理。

    因为这生产的可是飞机,一点都马虎不得。

    毛熊只是将生产线交到八路军手里,质量上的把关可没有承诺。

    如果八路军自己不学习不懂得其中的道道,全凭毛熊技术员生产然后就派飞行员开着去作战……那就跟找死没啥区别。

    因此,几个月的准备时间都算少了。

    但鬼子又怎么会等几个月?

    不过这个问题很快就因为毛熊对x2的需求解决了。

    一个熟悉技工换一枚x2……那还等什么呢?

    能生产“拉5”才是最重要的,uu看书  如果能快速的、大批量生产,八路军也就可以像历史上毛熊那样,让飞行员在实战中接受煅炼然后成长为优秀的飞行员。

    于是王学新想也不想,马上就答应了毛熊的条件。

    不过要求毛熊:这些熟练的技工,必须是名副其实,否则后续x2就无法保证。

    这一来毛熊就不敢再搞花样了。

    毕竟在战场上,尤其是在跟汉斯这样的对手抢夺制空权,一百枚x2是肯定不够的。

    检测到你的最新阅读进度为“第295章枪毙”

    是否同步到最新?关闭同步

    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进行查看

    为您提供大神远征士兵的亮剑之军工系统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436章 生产线免费阅读https: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