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 家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r />
    当然刚刚杀尽了唐国的威风,如果中原大乱的话,指不定唐国便要复起。

    所以,刘继兴才会指定,让自己选择在郭荣北征的时候,给他增加一点麻烦。姬鸿长不知道真正具体的原因,他只管执行就好。还有姬鸿长现在有最大的信心,那便是自己获取信息的途径和资源,比周国朝廷要快上了许多。

    这样一来,自己占领了聊城府的话。哪怕是郭荣发现不对,派遣人来围剿自己。如今自己也有足够的时间分散逃跑,这听起来有些荒唐,却也是一种变相的保存实力。

    当然如果没有围剿的话,姬鸿长就可以尽情的发展自己的势力。这就是姬鸿长最大的凭借,也是摸清周国底细以来,他心里最大的得意。

    本来以姬鸿长的想法和性格,既然占据了聊城府,就没有轻易退出的道理。但是刘继兴却告诉了他一个原因,因为化整为零的分散,不是逃避而是一种策略。

    如果聊城府不能坚守,就把力量分散出去,只要让中原朝廷感觉到自己犹如骨刺在喉,就是姬鸿长队伍最大的成功。因为阻碍了中原的发展,就意味着在中原争霸的砝码上,刘继兴更多了几分胜算。

    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就是为了给未来的第二步铺路。

    第一步自然是计划的基础,既然第一步达到了效果,自然希望能够顺利的延伸出第二步。

    现实往往比理想和计划残酷,虽然这第一次的进展顺利,没有太大的风险,但是怎么样来稳固这难得的成绩呢!

    这才是姬鸿长最关心的问题!

    如果单纯是姬鸿长自己来计划,他肯定不会这样行动。因为夺取聊城府继而占据为根据地,就是把自己置于死地而后生。

    聊城府不是别的地方,这里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州府。既可以很快便出海,又有大运河的便利,当然还有陆路的通畅。这么发达的门户和枢纽,既是好事如今看来也是坏事。

    因为如果在和平时期,这里自然便是好事,而在这战乱纷飞的时代,完全就有可能马上成为炮灰之地。

    因为聊城府四周都是中原州府近邻,作为中原藩镇居中的州府,如果要迎接平乱的话,将会是遭受四面八方的攻击。所以,套取这些兵卒进城来,就是想给他们都羁押起来。

    按照姬鸿长手下的意思,自然是杀戮一了百了。可是姬鸿长想到了将来,如果可以把这些人羁押,然后慢慢调教的话,将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巨大力量。

    姬鸿长敢于冒险,更是不傻!

    这些兵卒都是出身百姓,谁都不容易。他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刘继兴当初讲过一个故事给他听。听了这个故事之后,他便深深的明白,百姓才是一个政权最强大的力量!

    所以姬鸿长相信,只有凭借百姓和人民的力量,才会是一个政权长久的所在!

    !!!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