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藏书填满观书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秦恒几人登上赤霞山麋下书院的时候,大约是申时过半,这个时候的麋下书院,到处都还是一片喧嚣。

    有工匠在完善书院外墙的最后一道工序,粉刷朱漆,墙头对称排列拱白瓦,也有慕名远道而来的江湖游侠、富贾商旅正在四下参观,还有一些附近百姓带着孩子在书院游玩,孩子们围在一起,打打闹闹,说说笑笑……看上去好不热闹。

    秦恒一行,自登山开始,也和那些携带家眷仆人的富贾商旅一般,一路走走停停,到处看看,遇到风景美处,便会驻足停留片刻,欣赏所见风景。

    因此才会在登这座并不算高,山势也不陡峭,还修有一条宽阔登山道的赤霞山,仅仅抵达半山腰的麋下书院,便用了一个时辰。

    麋下书院并无山门一说,只有两根刻有一副楹联的白玉蜀柱分列登山求学道两旁,立意:但有向学心,吾院当不拒。不论身归人,学亦立自身。

    楹联上书:学而周始,始于稚童涂鸦;朝向回首,归真百年文章。

    秦恒站在名义上的书院山门前,看着白玉蜀柱上镌刻的那副楹联,与一旁脸上略带谄媚笑容的张春仲说道:“听说这副楹联是张先生提议镌刻的,能够写出这样的警世好联,有这般见地思想,不得不让秦某称赞一句,先生大才,大善。稚童涂鸦始于学,百年归老,满腹学问还与天地,教于后生,周而复始,此乃大善。”

    “张春仲愧不敢当,此乃我曾经一好友所作,张春仲只是在这里借花献佛罢了。”张春仲面露尴尬之色,解释道。

    “曾经?”秦恒先是不解,随之恍然。

    “如少主所想,我那位故友已经去逝,他叫景如春,十年前,才名曾冠绝北域八州,可惜天妒英才,二十三岁便因先天之疾病逝。”张春仲感伤说道。

    “玉语成刻,也算是缅怀先人了,张先生作为景如春的朋友,此举做的不错,此联,我很喜欢。”秦恒说道。

    张春仲先是一愣,随即面露欣喜之色,道:“谢少主夸奖,张春仲在这里也代我那位故友谢少主喜欢此联。”

    秦恒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几人继续前行,已经进入书院,所以就不存在登高一说,书院的设计,很合大型建筑的规格,没有那种站立其中,能清晰感受到东边院高,西边院低,这般顺着山势高低修建的现象。而是耗用大量的人力资源,挪石搬土,将书院建在半山腰平坦的地势上,不平坦,清理平坦。

    逐一看过了射、御等场地,也见到了学子们寝宿的房舍,又参观了学堂,一行人来到了最后面的那个院子,映入眼睑的是一座三层歇山顶式阁楼,门前悬挂匾额“观书殿”。

    观书殿门口,有不少人正抬着一个个漆红大箱子,往殿内搬运,井然有序。

    有两个中年男子,正矗立一旁指挥。

    其中有个面相中正,眼神沉稳的中年男子,眼力极好,他一眼便瞧见了站在阁楼挡院院门下的一行人,并一眼注意到那个身穿青衣的年轻人,于是他转头跟身边那位副督造交代了两句,然后满脸笑意的向几人走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