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发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冬天穿的厚实, 能玩能吃的东西也没有夏天多,喜静的几个就不爱出门去玩。

    董馥梅正赶周小云出门, 邮递员就送来了信。

    这信是周小溪写的。这些年他们一直靠着通信联系,一个月两三封。

    这时候收到周小溪的信并不是什么让人开心的事, 这意味着很大可能周小溪今年又回不来了。

    打开一看,果然是这样。

    周小溪是68年新历十月份离的家,到现在已经有三个年没在家过了,马上就要迎来第四个新年。

    看着信董馥梅忍不住想要叹息, 见不到人光看信怎么能知道人到底好不好呢。如果时间能重来, 现在的董馥梅若是回到周小溪没走的时候, 怕是不会给周小溪自己选择的机会, 而是直接拒绝了文工团的老师。

    就是前程似锦又如何,她还是更希望孩子能在她的身边长大。

    周小云依偎在董馥梅身边看信,看到周小溪在心中写她今年又升了工资级别, 现在是14级, 一个月有55元钱,轻呼:“大姐好厉害呀!”

    她也想自己能赚钱呢。

    想要升级别,一是熬资历,二是够突出。周小溪刚进文工团的时候是拿的16级工资, 42.5元, 两年后顺利进入表演队升了一级,工资加了6元钱。今年或许是在表演中表现出众, 所以又获得了升级。

    等她军龄满五年, 还能有10%的额外补助。不到十六周的小姑娘已经比许多人都有能力养家, 但董馥梅从来都没有想要让周小溪早早担起了生活的重任的意思。

    在部队吃穿用花的钱很少,周小溪这些年除了留下一小部分急用,别的都汇到了家里让董馥梅给家里用。

    董馥梅本来是和她说不用往家里寄,家里不缺钱的,但是周小溪不管不顾,每月付信来的都有取款单。董馥梅也只能帮她保管好这些钱,不过一分都没拿出来花用。

    家里还不需要孩子养。

    ……

    今年县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县里最大的供销社关门重建,连着旁边的几处平房一起施工。四个月后,县里有了一座五层楼高的百货大楼。

    说是五层,最顶端只能说是半层,也不开放做商场使用。

    百货大楼顶上有一个大大的红星,下书‘伟大的领袖万岁’,再下一点是小一些的‘红荷百货大楼’,顶楼隔一段就插着一把红旗。

    百货大楼开业当天,就从顶上放下来两面大大的红幅,上面的字是金色的,老远就能瞧见。

    ‘热烈庆贺红荷百货大楼开业’‘华国与党的领导照耀四方!’

    从字数到结构都不押韵,也不对称,乍一看两条幅毫无关联,可没有后面那条,前面那条就成不了真。

    小老百姓的,想这些也没用。

    有县领导来剪了彩,又放了两挂鞭炮,百货大楼的开业仪式就完成了。

    等领导从门前让开,守在外面多时的人民群众就一窝蜂的冲了进去,想要见识见识百货大楼是什么模样。

    百货大楼比原供销社占地广,每层的层高也高了许多。各个柜台泾渭分明,都有自己的地盘。

    一楼有文具专柜、调味品专柜、洗浴用品专柜、卫生纸专柜……除了高档保养品专柜外,都是些常用的也比较便宜的东西,这些年国家在发展,这些东西基本都不要票了。

    二楼买的就更高档些,纺织品、针织品、鞋、搪瓷、热水瓶等都在这层,都是得要票才能买的生活用品。

    三楼就更不得了了,卖的是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电视机……走到这层人们都下意识放轻了脚步,也不敢大声说话了。

    人们不禁对四层更加的期待。

    四层卖的是真正的大件——床、柜子、桌子等。人们看到这些东西也不知道是失望还是松了口气,没想象中的值钱,但在他们的接受范围内。

    刚冲进大楼里,人们看热闹的多,真的去买的少,等把四层楼都转了一圈,想买东西的人才纷纷奔赴自己需要的柜台。

    这一圈看下来,董馥梅最感兴趣的是电视机,家里没有这个。

    可惜的是她没有电视机票买不了,只能看不能买就没多少意思了。

    真正柜台前挤满了的也只有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是人人都能买得起,第二层是物品尚算稀缺值得抢购。

    第三层、第四层逗留的人虽然挺多,但基本没几个买,问价的都少。但要是有人问了,大家都竖起耳朵听,听到价格还要齐齐倒吸口气,像是集体被价格吓到了,表情动作还挺同步,看着可逗乐。

    百货大楼新开业,不买些什么就好像亏了似的,董馥梅在看过电视机后就去一楼买了卫生纸,又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