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四 武者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不打了,不打了!我饿了!”

    见高郅从领悟的状态中清醒了过来,张辽便已然就没有了继续打下去的心思了。

    只见张辽他用力一甩枪,将吕布逼退了一点后,抽身往后一跳,随手将枪往地上一插,高声说道,“一来就打架,是来请我吃饭的还是让我来打架的?”

    见一贯稳重的张辽,少有的流露出无赖的一面,吕布也是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好!好!先吃饭,吃完再打也可!”

    吕布哈哈大笑,将长枪随手置地,一手拉着高郅,一手扯着张辽,往前厅走去。

    一面大声叫唤着下人将旧的席面撤下,换些新的上来,一面给张辽介绍他跟高郅认识。

    当然了,其实实际上来说,主要让张辽认识高郅的意义更大一些。

    因为,张辽,这个名字,高郅自然是不会陌生。

    作为当之无愧的三国里面首屈一指的一流名将,历史上在吕布身下只单作一前锋,而投奔了曹操后,慧眼识人的曹操才使得其充分的发挥出了自己绝世的风采。

    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这是当时曹操麾下外姓将领的巅峰,而他张辽,正是巅峰的首位!

    这并不是夸张的吹捧,而是他,确确实实的,一拳一脚,硬生生打出来的赫赫威名!

    合肥之战,八百破十万,威震天下,后又以七千之众大破东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

    一人镇压合肥,却使得整个吴国不能动弹。

    张辽的威名,放在当时的东吴,那绝对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夜儿止啼的恐怖存在。

    为什么日后,会出现孙权奇袭荆州的事情?

    其实,与张辽镇守的合肥的原因,紧密相关。

    纵观三国的版图,南北双方角力的前沿,一直都在秦岭、巴山一线,主要集中地方是大散关、陈仓、汉中、剑阁。

    在秦岭巴山与淮河之间的,是襄阳。

    在淮河流域是寿春、合肥;至于说淮河下游,邗沟在三国时代,其实,是处于淤塞不通的状态。

    也就是说,实际上,南北双方只有三个争夺的关键点。

    对曹魏来说,只要守住陈仓、襄阳、合肥{寿春},蜀吴就难以北上。

    利用地利,以逸待劳。对东吴来说,则是积极防御,以攻代守。

    同样的,对于东吴而言,想要北上,就躲不过这几个点的地方。

    而合肥,正是魏与吴之间的交界处,也是距离吴国的建业,距离最近的战略城市。

    合肥背后就是扬州,东吴想要进攻徐州,必须把合肥这个门给敲开,否则寸步难进。

    用今天的话来说,合肥,便是乃兵家必争之地。

    可以看看,基本上纵观整个三国史,东吴对魏国的主要大战,这辈子都耗在打合肥上了。

    而前期的东吴大指向方针,确实是连蜀抗曹,只是后面却突然改变策略,选择了突袭蜀汉,终打破三国鼎力局势。

    纠其原因,正是因为张辽他生生的将孙权十万大军拖死在合肥一役,彻底瓦解了孙权北上的心思。

    豪不夸张的说,张辽,已然成了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