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礼乐大之(求票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掌门师兄。”“时间到了。”值巳时,朝阳刚升,东方海域上,一**日悬浮于天际之上,普照亿万光辉,虽不能直入仁礼之堂内。可……有着旁侧洞开的木窗,亦是将此刻的仁礼之堂印染的火红一般,落在每一人的身上,都带着别样的云霞玄光。伏念身着华丽冠服,静坐于上首的木案后,从秦国归来以后,花费多月的时间整顿儒家俗物,而后开启今日的大典。距离自己登位儒家掌门也有数年了,许多事情也该定下了。浅绿色的锦袍着身,棕褐色的玉带环绕,美玉铿锵,神容淡然,双眸微微眯起,眉宇间不显太大的异样。闻身侧一弟子轻语,为之颔首,而后悠然起身。“礼!”看着面前八脉并行挑选而出的弟子,伏念一语沉声而落。旋即。仁礼之堂外,钟鼓之音连绵而起,焚香燃简,通达于天地之间。一礼而上皇天。一礼而下后土。若有诸夏之主,当三礼而落。其次,至圣祖师当得一礼。伏念踏步在前,领着八脉弟子祭拜天地,将已然提前写好的祭文落于巨鼎之中,身后其余诸脉弟子亦是如此,未敢有丝毫逾越。儒家之根,便是在于一个礼!诸夏虽大,以礼匡之!礼之含义自然不仅仅繁文缛节,更是代表儒家虽追寻的道理,代表儒家的理念于奉行的规则,连己身奉行的规则和秩序都不能够遵守。何以谈及将儒家发扬光大。祭拜天地,祭祀之乐舞跟随。天地之间是否真的有神鬼之说,儒家不清楚,但儒家一向敬鬼神而远之,昊天之下,自当执干戚舞动,以大乐礼之意。“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浅蓝色的锦袍着身,发丝束冠,神容俊雅,跟随在师兄身后,静静看着眼前这一幕,静静看着前方的掌门师兄带着他们行走完一个个礼仪规程。虽看似繁琐,然每一个步骤,都有儒家根本的道理蕴藏其内。如眼前之祭祀之礼,非至诚之人不能够将其圆满。轻语而落,随着其余师兄弟的礼仪,徐徐近前,于那些步骤,自然是了解的一清二楚。今日……是掌门师兄伏念提出要挑选出另外两位当家,以应对目下诸夏的局势,齐鲁之地越来越乱了。连带桑海这里,今岁以来,前来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其内……大都为三晋之地与燕赵之地的世族、商贾等。他们前来这里,自然是为了避祸的。可……终究只能够躲避一时,不能够躲避长久。秦国东出灭国,燕国濒临于沦亡,王翦大军已经攻占燕国左右北平之地,正在派兵逐步蚕食,燕国最后的力量也就汇聚在辽西与辽东。如今这个时候,桑海都觉得有些寒冷了。辽西与辽东那里,怕是更为酷寒。楚国!看得出,秦国下一个目标绝对是楚国!也必须是楚国!不然给予楚国更多的时间,虽然不能够给淮北的诸夏大地造成太大困扰,可对于嬴政来说,淮水两岸、江水两岸都是要纳入掌控之中。秦楚之间的灭国大战,绝对是诸夏千百年来最为恢宏的一场大战,超越数十年前的长平之战,张良丝毫不怀疑。那场战斗的结果!秦国胜,则将楚国纳入掌控。楚国胜,赢得喘息之机,未来有一争诸夏的机会,而且楚国胜利,诸夏那些被秦国掌控的区域,必然大乱。也是他们这些亡国之人的机会。只是……从秦国今岁以来的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