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期末考试一考就是一周,不过这期间学生可以不用住在学校了,俞向好回家呆了一天便回了学校。珍惜和乔慧慧她们一间宿舍的剩余时光。

    过了年她便不能住宿舍了,她和乔慧慧她们又不是一个专业,平时想见恐怕都难了。

    上午考完俞向好便去了食堂,也没去二楼,直接在一楼打了饭菜吃起来。

    刚吃了两口乔慧慧和徐宝光过来了,徐宝光现在看见俞向好还挺不好意思的,乔慧慧道,“向好,待会儿回宿舍?”

    俞向好点点头道,“回宿舍,这几天就在学校住了。”

    “太好了。”乔慧慧兴奋道,“昨天我还和玉翠她们说起来呢,要是你都直接不来了我们多孤单啊。”

    俞向好笑了笑,看向徐宝光,“你考完试就走?”

    徐宝光知道俞向好要去参加哥哥的婚礼便点头,“回去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俞向好点头道,“也行。”

    饭后俞向好跟乔慧慧回宿舍,乔慧慧说,“宝光本来想让我也去参加婚礼的,可我觉得现在就见家长实在太快了,所以我不想去。”

    乔慧慧家里也是省城的,和徐宝光倒是合适,回家啥的也能一起。

    俞向好道,“以前相亲不就见一次就定下来了?你们这也处了好几个月了趁着机会见见家长也没什么。”

    乔慧慧犹豫,“这样吗?”

    “看徐宝光和他哥的品行就能大致猜出他爸妈什么样的人,所以我觉得你完全没必要担心的。”俞向好笑着说,“丑媳妇也是要见公婆的。”

    “谁是丑媳妇啊。”乔慧慧不满道,“我觉得我可美了。”

    俞向好扑哧一声笑了,“行,大美人。”

    两人到了宿舍花玉翠和李春凤都回来了,见她过来便很高兴,拉着她东拉西扯活像好久没见过一样。

    只可惜考试的时间就那么几天,考完后俞向好就收拾了铺盖卷回家去了。赵丰年特意来帮忙,把被褥衣服啥的一股脑都搬回家去了。

    花玉翠不舍道,“向好常来找我们玩。”

    俞向好笑道,“你们想我了就不能找我玩啊,我家离得那么近,随时过去就是。”

    花玉翠又高兴起来,“到时候我们经常去蹭饭,你可别嫌弃我们。”、

    俞向好道,“随时欢迎。”

    几个人这才高兴了。

    考完试了,放假了学校的学生陆陆续续开始离校回家了,这就意味着食堂也要放假了。在学校学生所剩不多的时候赵丰年给食堂的员工开了表彰大会,给大家伙发了丰厚的奖金给他们放假回家过年了。

    学校食堂关了,门口的小店也关了,川菜馆的师父还有陕省的师父也都回家过年了,就剩下秦师傅的煎饼果子的店铺还开着。

    用秦师傅的话说,“这么早回家干啥,多赚点钱不好吗。”

    不过秦师傅转头又道,“老板,店里现在生意不行了,我打算用小三轮车拉着去工厂门口卖去。”

    赵丰年直接就道,“尽管去,卖了钱都算你的。”

    有人问赵丰年不怕他们赚够了钱直接自己单干吗?

    赵丰年就呵呵喷人一脸,“我这么有前途的人不跟着我干那是他自己吃亏,我有钱有房我怕招不到员工?”

    况且他把这些小店的利润和这些师父的收益直接挂钩,都是直接分成的,跟着他干只干好本职别的不用操心。自己单干操心这个操心那个,怎么选一目了然。

    处理好几家店面赵丰年就真的闲下来了,覃珉钧批改完试卷后也放了假。一家人买好了腊月初七的火车票,直奔省城。

    娇娇再过几个月就两岁了,小家伙似乎早忘了一年前坐火车的感觉,再一次坐火车仍旧觉得新鲜。

    覃珉钧也和他们一起回老家过年,俞向南和钱卫红也是,一大帮子人热热闹闹的上了火车,在卧铺那里聊天说话时间过的也快。

    到了省城后一家人住进招待所,第二天俞向好夫妻带着孩子还有钱卫红一起去参加秦美玲和徐宝明的婚礼,李秀芬和覃珉钧俞向南则留在了招待所。

    秦美玲是家里的老大今年二十五了,徐宝明也差不多这个年纪。两人的婚礼就在徐家附近一家新开的饭店,说不上多豪华,但也很不错了。

    在婚礼上俞向好见到了秦美玲的家人,也明白当初她的苦楚了。她的爸妈在秦美玲下乡后感情就淡了,如今坐在那里客气有余,要说多么高兴那也不见得。

    婚礼后秦美玲和徐宝明过来,秦美玲拉着俞向好的手道,“我很高兴你能来,琳琳家里有事没能来,不然的话大家都凑齐了。”

    俞向好道,“以后会有机会的,等琳琳结婚咱们都去。”

    秦美玲看向钱卫红,“还有卫红呢。”

    钱卫红道,“我们不举行婚礼了。”

    “啊?”秦美玲惊讶的看着她。

    钱卫红不在意道,“这些都是形式,我们就打算领个证拉倒了。”

    俞向好笑道,“甭管他们,他们自己决定的。”

    她没说的是就苗金兰那德性不举办婚礼恐怕更好些。

    吃了酒席后她们没有多留,赶紧回了招待所,在招待所住了一晚,第二天坐了去县里的大巴车回到清河。

    离开这里将近一年,全国都在发生变化,清河也不例外。新房比以前多了,人们穿的衣服也好了,精气神都比以前好了不少。

    他们回来的时候也没和赵志国说哪天回来,所以他们下车后自然没人来接了。好在他们人多,拿的东西虽然不少但也能拿的过来了,直接本着老巷子的四合院去了。

    到了四合院发现家里锁着门,想来赵志国还没下班,赵丰年开了门,站在院子里就朝隔壁喊,“老肖,我回来了。”

    隔壁锯木头的声音停了停接着又响起来了,赵丰年哈哈大笑,“老肖,晚上给你送好吃的啊。”

    肖和那边仍旧没什么回应。

    赵丰年又喊,“我这有好烟奥,京市有名的那种。”

    这回肖和那边有了回应,“好。”

    声音有点小,不仔细听险些没听见。

    赵丰年开了屋门让大家进去,又忙着找柴禾烧炕烧碳盆。

    大冬天的实在是冷,俞向好把娇娇放到炕上大棉袄都不敢脱。

    等屋里暖和起来了,李秀芬就道,“丰年先烧水,个口水暖和暖和。”

    喝了热水,屋里也暖和起来了,大家这才有心情说话。

    俞向南道,“姐,我们明天就回家去,拿了户口本直接过来登记。”

    俞向好白了他一眼道,“一会儿你送卫红回家,顺便见见她父母。”

    对奥,还没见父母呢,俞向南不好意思的点点头。

    俞向好嘱咐道,“记得穿上你的绿军装,把那奖章也戴上。”

    “啊?”俞向南奇怪道,“戴那干啥。”

    俞向好瞥了眼翻白眼的钱卫红忍不住笑道,“她家双胞胎弟弟也都当兵去了,看见你穿着军装肯定印象分就好。”

    俞向南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等俩人暖和过来俞向好就收拾了一些东西然给他们戴上去钱家了,“要钱叔叔要见家长你就来找我,我就家长。”

    钱卫红扑哧笑了,“行了大姑姐,我爸妈不是死板的人。”

    俞向好也忍不住笑了,要不是苗金兰不靠谱,她怎么可能管这些。

    俞向南和钱卫红去了钱家,钱家人态度都挺好,意外的是钱家的双胞胎回来探亲了,看见俞向南戴着的奖章时眼睛都直了,羡慕的不要不要的。就连钱爸爸看着他的时候也满是欢喜。

    俞向南心里感叹幸亏听了他姐的话,这来的有点顺利啊。

    好在钱家人知道他家里的情况,并没有要求要见他的爸妈,反正他们闺女也不和公公婆婆一起住,没那么多麻烦。就他们闺女的性子就算真住一块估计也吃不了亏的。

    不过在俞向南走后谢玉蔷还是对钱卫红道,“万一以后他妈要去你们家给他们养老咋办?”

    钱卫红无所谓道,“她乐意去就去呗,吃喝的管着,要是敢伸手管别的那就不能怪我不客气了。而且我以后有孩子得您去帮忙带,反正是不能让她给带的。”

    就苗金兰那样的人带孩子谢玉蔷也不放心,这要是换成李秀芬那样的婆婆,那才是当儿媳妇的福气。

    可偏偏她闺女死心眼就看上俞向南,也只能忽略这问题了。

    钱卫红又笑,“我们以后可能就在京市定居,向好也在那,他妈不一定肯去。再说了,向南他爸挺好的,他爸跟向好说过,会在家里看好向南他妈的。”

    其实钱卫红有些同情未来公爹,摊上这样的媳妇可真是八辈子倒了霉了。

    听她这么说谢玉蔷这才松了口气,“你们自己决定就好。”

    第二天吃了早饭,俞向南便来接钱卫红去大榆树村了。俞向好和赵丰年带着娇娇也一起去,不过俞向南是回俞家,俞向好一家却是去苗家,俞家她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去的。

    几人到了大榆树村碰见村里人,都喜气洋洋的道贺新年,然后又问起他们一起来俞家送年。俞向好笑道,“我们去苗家。”

    问的人也明白过来了,俞向好是真的再也不回俞家了。也是,俞家当年不把她当人看,如今她能想着俞家才怪。

    那人神秘兮兮道,“你奶恐怕不行了,前几天和钱玉环吵了一架似乎动了手,老太太气憋过去了,醒来就不好了。”

    俞向好笑了笑道,“这跟我没关系了。”

    他们一家三口和俞向南两人在路上分别,俞向南也没提让他们回家看看这话。

    到了苗家俞向好一家三口自然受到苗家的热烈欢迎,苗红强早他们到家,苗家人从他嘴里知道赵丰年在京市干的买卖后都对赵丰年刮目相看,对苗红强更加羡慕了。

    二妗子当初要死要活的把她儿子送去替代苗琳琳的工作,现在要多后悔有多后悔,早知道赵丰年这么能耐,跟着赵丰年不更能挣大钱?

    听说赵丰年在京市都买四合院了,这可真真的有钱。

    二妗子悔不当初,三妗子却挺高兴的,她儿子幸亏没退学去上班,现在学习也还成,明年就能考大学了。

    中午的时候俞向南带着钱卫红过来了,苗姥姥看着钱卫红笑眯眯的拉着她的手道,“好孩子,真是个好孩子啊。”

    俞向南偷偷对俞向好道,“我们回去后娘还挺不高兴的,直接甩脸子给卫红,又说早就给我相看了媳妇,哭着说我不孝顺啥的。你说娘咋就成了这样呢。”

    俞向好见他郁闷便道,“那爹呢?”

    俞向南无奈道,“爹说他下午把户口本给拿出来,不会耽误我们扯证的,他说让我们放心就成,他在家看着娘不让她乱来。”

    想到以后的可能俞向好给他打预防针,“娘那样子你也看到了,往后真要跟着你们过,恐怕真的得鸡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