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五章 分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福冈藩是大藩,石高为四十七万三千石。

    因此,杨振跟黑田忠之达成的条约第二条,就要求他派一名家臣回去,征集到四十七万三千石稻米或者价值四十七万三千石稻米的金银、铜器、绸缎布帛、硫磺硝石等物资,才能将其本人及其家臣藩士们放还。

    至于福冈藩藩主黑田忠之率领参战的农兵足轻,死掉的,但凡尸首能找到,杨振一概允许他们将来带回。

    但是活着的九百多人,放归他们的条件跟松浦氏的家兵是一样的,不管年龄大小,一概十石稻米或者十石硫磺一个人。

    福冈藩藩主黑田忠之的领地最大,石数最高,需要支付的赔款与赎金也最多。

    但是此人稍经思考,一咬牙,就在约书上签字画押,全部答应了杨振的要求。

    黑田忠之缔约之后,同属筑前国黑田家的秋月藩藩主黑田长兴、东莲寺藩藩主黑田高政,自然也没有二话了。

    因为秋月藩石高为五万石,东莲寺藩的石高为四万石,比他们出身的福冈藩本藩要少多了。

    这一点在过去,意味着他们在本藩面前地位低下,也一直是他们的心病。

    但是现在,则成了值得庆幸的一件事情。

    虽然对于他们这样的小藩来说,短时间内要征集到四万石或者五万石稻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是杨振跟他们订立的条款里面,也有很大的辗转腾挪的空间,并不是非要稻米不可。

    硫磺可以,硝石可以,黄金白银可以,铜器也可以,甚至连绸缎布帛、耕牛在战马都可以。

    所以,对他们这样的小藩主来说,能够顺利跟杨振达成释放他们的条件,他们比松浦重信和黑田忠之可要高兴多了。

    当然了,这也正是杨振所希望达到的一种分化他们的手段。

    如果杨振不加区别,一律要求割地,或者一律要求赔偿重金,那么他们就会同仇敌忾,就没那么容易单独与杨振达成条约。

    现在小藩大名们争先恐后跟杨振缔约,搞得其他大藩大名也只能忍痛同意了。

    在这些藩主大名里面,跟福冈藩的黑田忠之一样肉疼不已,最后咬着牙签字画押的,就有左贺藩的藩主锅岛胜茂。

    因为左贺藩的石高,是三十五万七千石。

    锅岛胜茂倒是有心再据理力争一番,可是一想到宗义成的下场,再想到黑田忠之的魄力,最后签下了与黑田忠之类似的条约。

    对一贯野心勃勃的锅岛胜茂来说,只要活着,只要能回去,如今付出多么大的代价,他都能忍受。

    因为在的心里,忍得一时之辱,为的是将来连本带利甚至是千百倍的报复。

    所以他心里虽然对杨振痛恨无比,可是表面上却若无其事地与杨振订立了条约。

    至于同属左贺藩锅岛家的鹿岛藩藩主锅岛正茂,其待遇则有如黑田家的秋月藩、东莲寺藩。

    因为鹿岛藩的石高,只有区区的两万石,即使加上他们仅剩的三百来个足轻兵员,也不过是支付两万三千多石的赎金而已。

    与此相应的是,唐津藩的寺泽坚高以及大村藩的大村纯信,他们的心思跟鹿岛藩、秋月藩、东莲寺藩几乎是一模一样。

    因为他们都是小藩,田亩富裕一点的唐津藩石数略高,是六万石,而山多田少的大村藩则只有可怜的两万石。

    就这样,被关押在平户岛上,跟杨振先后达成了条约的松浦重信等藩主大名们,从七月十九日当日,就开始陆陆续续从战俘营内挑选了心腹得力的家臣,命他们带着誊写互签画押完整的汉倭双语约书,过海返回各自藩内去了。

    对于杨振这样的做法,林庆业、李禄都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他们担心那些藩主大名们挑选的家臣返回他们各自的藩内之后,不会履行条约,而是上报德川幕府,然后调集大军再来征战。

    到时候,就是杨振将囚禁在平户岛上的藩主大名们一个个全都杀了,也无济于事。

    同时他们也担心,就算被这些藩主大名们派回去的心腹家臣们,征集到了杨振索要的金银财货或者稻米物资,将来一旦将这些藩主大名放回去,无异于是放虎归山。

    尤其是肥前守松浦氏的家主松浦重信、福冈藩黑田氏的家主黑田忠之以及左贺藩锅岛氏的家主锅岛胜茂。

    他们面对如此苛刻的条件,最后却全都答应了,这意味着他们只要能回去,将来肯定会撕毁条约,继续与自己们为敌,而且必然是不死不休的死敌。

    面对林庆业等人的疑虑,杨振其实也想过,自己是不是有点狮子大开口,有点太狠了。

    但是他一想到几百年后的马关条约,除了大片割地给倭奴之外,光是赔款给倭奴就多达两亿两白银,还有辛丑条约,光是给列强的赔款就多达四万万五千万两,一想到这些,杨振的心志立刻就坚硬如铁了。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