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六章 岛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D1
AD4
    今年三月,在确定安益信已经被杨振留下了之后,仇广义很快就命陈书农带领新来的大批移民屯户北上去了那里。

    有了足够的自己人,那就什么都好办了。

    到了六月底,短短三四月之间,原来几乎没有中国移民的岛北济州城一带,已经恢复了人气,一切正在变得更好。

    不过,已经在西归浦筑城扎营并且站稳脚跟的仇广义,并没有因此移驻到岛北的那个前济州郡城去。

    而是让陈书农带着从最早一批老屯户里抽调的大批屯丁,继续坐镇那边,接收安顿新来的更多移民。

    到了前不久,王德发从旅顺口返回瀛洲岛以后,仇广义与陈书农两个人,更是进一步明确了分工。

    仇广义的瀛洲参将府,设在西归浦,总览瀛洲岛事务的同时,主管水陆兵马等军事防务。

    而陈书农的督屯通判府,则设在岛北的前济州郡城,以原来的郡守府为通判府,主管移民屯垦事务。

    就在当天下午,初来乍到的杨振,现场听了仇广义、陈书农的禀报之后,当即对此表示了完全同意。

    兵法讲,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杨振本来就是十分认可的。

    而像瀛洲岛这个真正孤悬海外的地方,则尤其需要这样的态度。

    如果事事都要请示汇报,没有杨振的具体指示,他们就啥也不敢干啥也不去干,那反而更加不好。

    所以,杨振不仅同意他们先前的一系列做法,而且大加赞赏,并且顺势就给那个前济州郡城改了个名字。

    而且名字就是现成的,就叫瀛洲城。

    同样是在当天下午晚些时候,杨振在西归浦港内城听了仇广义、陈书农的报告,并且稍事休整之后,便将船队靠岸登陆安顿的事务甩手交给了李禄、严省三、郭小武、陈书农等人。

    而他自己则带了几个亲兵,在仇广义的陪同下,吹着清凉的海风饶有兴致地参观起了西归浦港内城,一路走一路问。

    整个西归浦港内城,分为内外两重,内城建在一个山包上,是在原有的条石青砖城堡基础上进一步修缮而成的。

    内城并不大,但是依山就势而建,地势绝佳,城墙、炮台、官署、仓房、武库、望海楼一应俱全,易守难攻。

    而外城规模不小,就修在内城山脚下面,里面是西归浦马步营与水师营的营房、校场所在,同时也修筑了瓮城炮台,建造了货栈、税所、牢城等场所。

    就地势而言,内外城一上一下,倒像是上下城,不过内城小而外城大,内城居中而外城处外,又像是一个不太规则的同心圆。

    外城南门外不远,就是西归浦的海港码头了,港口码头上增修了炮台、榷场与专门的外船停泊处,像是一个小小的水城。

    杨振感叹称赏之余,一问才知,西归浦除了港口码头与内城之外,整个外城与榷场水城都是今年二月以来修筑的。

    当时天气转暖,但是春耕时间未到,大批新来的移民需要赈济救助,可是仇广义他们却并不想白白救助。

    于是仇广义、陈书农等人稍加商议便一拍即合,在瀛洲岛上,搞起了大规模的以工代赈行动。

    瀛洲岛上原本就不缺石头和木材,有了来自金海镇本土的新式三合土“水泥”以后,他们也不用再费劲巴拉烧制城砖了。

    而且各种不规则的乱石块,也都能直接使用了,于是在瀛洲岛修建坚固的码头、城堡以及房屋,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也更加不是问题了。

    就这样,短短小半年的时间,有了成千上万的青壮劳力的投入,仇广义、陈书农他们不仅在岛南的西归浦,而且在岛北边的前济州郡城,岛东端的城山浦都大兴土木,搞起了城堡扩建。

    瀛洲岛上已有的、但是年久失修的城池城墙得以重建,而以前没有的大型对海炮台,也拔地而起,同时还有大量的营房仓场,也修建了起来。

    至此,杨振也才真正明白过来为什么平户长崎等地的瘟疫爆发后,长崎商馆的荷兰人以及距离瀛洲岛并不太远的福江藩五岛氏,只敢前来求助,却不敢前来掠夺了。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打不过。

    当然了,杨振从仇广义他们这里了解到的,也不光是他们接管瀛洲岛后取得的一系列令杨振惊喜不已的成就。

    在与仇广义的谈话中,杨振也了解到了他们接管瀛洲岛一年多来的许多艰辛。

    瀛洲岛上最早的四千七百五十户登来移民,在抵达瀛洲岛的时候,其实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农时。

    虽然他们荒地开垦了不少,可是最后的番薯亩产量很低,低到尚不足金海镇其他地方的三分之一。

    好在岛上森林茂密、河流众多,各种资源也比较丰富,同时他们通过驱逐和掠夺岛上的土着和朝人,也通过频繁出海捕捞,硬生生在瀛洲岛站稳了脚跟。

    也是到了仇广义说起这些事情的时候,杨振才知道岛上朝人纷纷离去,还不完全是因为有关瘟疫的传言。

    其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去年冬天仇广义、郭小武、安益信、陈书农他们为了获取更多的稻米、牲畜以及海上捕捞的各种海产,专门对岛上上万户的土着和朝人征收了重税。

    有钱的交钱,有粮的交粮,有马匹、耕牛以及其他牲畜的,则缴纳这些牲畜顶税。

    至于渔民则上交从海上捕捞的渔获,什么也没有的,则伐薪烧炭顶税,或者直接征发到营中服劳役。

    总而言之,为了生存,当时的他们什么手段都采取了,什么招数都用上了,最后总算是挺过了去年的冬天。

    而这种艰难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年二三月新的移民船队纷纷到来,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AD2

章节目录

AD3